自动化对翻译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翻译技术以实现翻译过程的部分或全部自动化为目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翻译过程的控制权正在从翻译人员转移到计算机上2022年欧洲语言产业调查,45%的语言公司受访者表示,超过25%的项目是使用自动化工作流运行的。
当提到“自动翻译”时,首先想到的是机器翻译(MT);然而,机器翻译只是自动化的一种。翻译管理,尤其是翻译管理,更多的是自动化翻译过程。
据RWS战略客户总监Bert Esselink说,语言服务提供商(lsp)使用自动化对于以下各项:
- 减少或消除翻译过程中的手动步骤,如文件转换、字数统计和质量检查
- 使用业务规则或人工智能(AI)根据提交翻译的内容应用某些工作流步骤或自动内容修改(例如,使用MT进行预翻译)
- 将内容平台连接到翻译系统(即,将内容管理系统或CMS连接到翻译管理系统或TMS,自动化翻译内容的传输)
- 自动化和路由文件传输(即,将可翻译内容路由给外部翻译人员或审阅者,通过确保过程中不跳过步骤来确保严格的质量控制或合规性)
但并非所有的自动化都是平等的。根据奥胡斯大学副教授蒂娜·保尔森·克里斯滕森、安妮·施乔尔达格和赫尔·达姆·詹森以及奥尔堡大学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娜·邦加德的研究,并非所有的自动化水平都是一样的。研究人员改编了一个分类学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概述了翻译领域,并提出它为描述不同级别翻译自动化(TA)的有用框架 .
翻译自动化水平
拟议的分类法有六个翻译自动化级别,从无TA(级别0)到完整TA(级别5)。每个级别由激活的TA功能决定鈥 例如翻译记忆(TM)、术语库(TB)、机器翻译或协调功能。根据作者的说法,鈥淎将特性的概念作为定义原则的思想使分类法足够灵活,以适应未来的TA开发。鈥
分类法指定执行源文本分析和目标文本生成、检查并更正错误和不足以及对系统故障做出响应的是转换器还是系统。此外,它还指定系统的性能是否特定于域。
从0-2级开始,真正翻译文本的是翻译人员,不断监控翻译任务,纠正任何错误和不足,并在系统出现故障时接管工作。
(即使在第1级和第2级,该过程的一部分,如源文本分析,也会移交给TA系统。)
在1-2级激活的特性可以称为支持特性,包括TMs、TBs和concordance等。
在3-5级,翻译人员将整个翻译过程移交给系统;这意味着是系统执行翻译。在这些级别激活的功能可以称为自动翻译功能,例如,包括机器翻译和自动后期编辑。因此,1-2级基本上涉及以人为中心的特性,而3-5级则涉及以机器为中心的特性。
作者认为该标准对语言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人员、翻译自动化技术的用户以及研究人员都是有用的。
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
翻译受到了语言任务自动化的各种方式的影响研究 .
其中的“悲观主义者”,担心翻译技术最终会取代翻译工作导致了翻译的非人性化。
另一方面,强调“乐观主义者”TA的好处; 这包括节省时间、提高生产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标准化流程、确保法规遵从性、提高可扩展性以及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确保此外,他们还预计,技术的不断使用可能会导致“更少机械化,更具活力”的人类角色因此,对于新的和重新人性化的过程。
Rovira i Virgili大学翻译和跨文化研究特聘教授Antony Pym和巴塞罗那Autònoma de Barcelona大学韩语和翻译副教授Ester Torres Simón强调了TA对翻译专业的影响2021年的研究 .
除了翻译服务业的工资分散(这可以归因于翻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分析还揭示了翻译本身概念的更深层次的变化。
Pym和Torres Simón特别指出,随着自动化被广泛接受,技能范围不断扩大,“翻译”一词包含了更广泛的任务,直到达到这个词所指的程度“翻译”从职称上消失了或者是参加其他活动 .
此外,他们还观察到,还没有自动化的互动、人际交往技能正在被提升。他们说:“这些互动技巧并不是实际进行翻译,而是用来谈论机器翻译,并以各种方式与之互动。”。
他们说:“翻译工作者越是意识到自动化并准备好与之合作,他们就越希望自己的多语言互动技能得到重视。”。这样,翻译人员既可以使自动化的结果更加可靠,也可以解释和人性化技术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