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安娜·莫拉诺
丹麦翻译协会和丹麦作家协会于 2025 年 4 月发表的一份声明(丹麦语)中提到:“有些人错误地从政府那里获得了公共借阅图书的资金,在这些图书中,他们被列为译者。然而,在这些案例中,他们并未真正进行翻译工作,只是编辑了已由机器翻译过的文本。”
据欧洲文学翻译家协会理事会 (CEATL) 称,这两个协会与丹麦出版商协会已就译者和人工智能翻译后编辑的署名做法达成了全行业协议。
这些协会向丹麦政府寻求法律途径,强调根据法律,对人工智能生成和翻译的文本进行译后编辑不符合公共借阅权 (PLR) 报酬的条件,且(译后)编辑不受此法保护。
公共借阅权是多个欧洲国家支持的一项法律制度,而丹麦于 1946 年成为第一个建立该制度的国家。在该框架下,政府会就图书馆公开借阅其作品而对作者、译者、插图画家和音乐作曲家进行补偿。
与协会洽谈后,丹麦文化和宫殿管理局更新了其网站,明确指出“不会为人工智能 (AI) 生成的翻译文本的译后编辑”支付公共借阅费,因为此类工作不符合《公共借阅权法》第 2 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