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关于诗歌的争论表明对翻译人员给予更多的认可
大英博物馆的致歉
译者的话未经许可便被大英博物馆使用,引发了广泛关注。作家和翻译家王一林在推特上披露,他们翻译的中国女性主义诗人秋瑾的作品被博物馆用于展览《中国隐藏的世纪》,而这一行为并未得到他们的同意。
博物馆随后发布的新闻稿中,将其称为“非故意的人为错误”。解释称,他们曾与王一林私下沟通,现已就使用其翻译的费用达成一致。这些作品及诗歌已被从展览中撤下。然而,撤下这些文本并未平息对博物馆的批评,反而引发了关于翻译角色的深入讨论。
翻译与版权
文学翻译被法律认可为一种原创艺术作品,这意味其文本享有独立于源文本的版权地位。尽管秋瑾的作品因1907年去世而失去版权,但王一林的翻译却依然受到保护。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视或低估了原创性的作用。我们常常谈论的是“作者X”,而非“译者Y对作者X的翻译”。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也容易忽视译者的角色及其创造性工作。
专家观点:
然而,近期,文学出版界开始更加重视译者的贡献。自2016年国际布克奖宣布,将平均分配奖金给作者和译者,译者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忽视他们的存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阅读更多信息:2023年国际布克奖:我们的专家评审了六本入围书籍
翻译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创造性行为。译者将原文转化为全新的原创文学作品,并通过向新读者展示原文和作者,进一步推广原文和作者。
王一林在他们的著作中深入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权力动态,包括“局外人”和有色人种译者所面临的获取和参与障碍。在他们的散文创作中,他们在翻译秋瑾诗歌时特别借鉴了他们的系统偏见经验。
黑白摄影中的秋瑾身着宽大的长袍。这是一张大约1908年的秋瑾照片,来源于Wiki共享资源。他们将翻译描述为“复垦与抵抗”,并谈及他们和其他译者在寻找翻译职业时所面临的障碍。
博物馆的非中立性质
与博物馆展示的物品和文本一样,它们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摆放的。就像他们装裱的物品一样,博物馆里的文字也属于某个人,并被选来讲述一个特定的故事。
博物馆正面临日益增长的压力,需要反思其收购过程和有争议的物品所有权。这一最新的错误及其处理方式表明,他们还需要对构建故事所用词汇的来源保持透明。
从“隐藏的世纪”到隐藏的文本
从展品中撤下物品并非博物馆的常规做法。2020年,博物馆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表示不会从展品中移除“有争议的物品”。该网站上专门介绍了“有争议的物品”,并明确提及其一些最著名作品的出处,如帕特农神庙大理石。
然而,王一林对博物馆的反应进行了描述。他认为,这种“抹去”的做法对博物馆与其馆长之间的关键接触以及与非白人贡献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令人不安的影响。
大英博物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应王一林的要求,我们已记录下他们在展览中的翻译工作。此外,我们还为翻译在展览中出现的时间以及继续在展览目录中使用他们的引文提供了经济补偿。该目录包括对王一林工作的确认。”王一林对此表示质疑。